瑯琊新聞網訊 春回大地,正是奮斗好時節。臨沂全市各地搶抓水利建設施工的黃金時期,在保質量、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推進冬春水利項目建設。截至目前,24項水利續建項目全部復工,900余名工人、200余臺機械設備進場作業,預計到汛期,17個項目完成主體建設任務,37個新建項目開工建設。
連日來,記者在各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看到,機械轟鳴,建設者們爭分奪秒,奮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紅”。
“我們在大年初十全面開工,科學合理安排工序,力爭在5月底汛期到來之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將平原洼地建設成當地群眾的‘幸福高地’。”2月10日,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邳蒼郯新片區治理工程郯城片區楊集鎮高瓦房閘項目負責人李明忠邊督導進度邊向記者介紹施工情況。
實施河道治理、建設生態河道是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綠色宜居家園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郯城縣白馬河綜合治理工程現場,工人們正分組進行混凝土連鎖塊護坡。“項目總投資8960萬元,治理白馬河河道13公里,通過河道清淤、堤內填筑微地形防洪、新建護險、凈化水質等,系統推進河道全域生態治理,著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環境。”郯城縣白馬河綜合治理工程項目法人,郯城縣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淵說。
位于郯城縣重坊鎮的重坊橡膠壩施工現場也是一派繁忙景象。作為山東省重點水利工程項目,該項目總投資2.09億元,將建一座集壩、橋、閘于一體的綜合性景觀橡膠壩,壩總長349米,可攔蓄水1293.81萬立方米,壩上建有寬4.2米的玻璃棧橋,河兩岸是萬畝銀杏風景區,上下游有1.8公里的生態景觀。工程竣工后,對當地旅游產業、鄉村振興起到推動作用。“新一年的工作已全面拉開序幕,我們將牢固樹立‘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意識,把思想和精力迅速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設中去,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各重點項目高質高效推進。”郯城縣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波說。
記者從市水利局獲悉,今年我市水利項目建設任務在全省數量最多、任務最重。全市計劃實施水利項目共9大類74項,總投資224億元,本年度計劃完成投資98億元。其中列入省重點水利建設項目清單的工程共65項,年度計劃完成投資77.2億元。
我市治水興水已處在新的歷史起點。為有力有序有效推動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發揮重點項目對水安全的支撐保障作用和對投資拉動的牽引作用,作為全市重點水利工程規劃建設牽頭單位,市水利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大力弘揚“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搶抓春季施工的黃金季節,全力推進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水利支撐。
把握政策機遇,提前謀劃前期。提前對接市發改委、財政、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審批等部門,加快推進項目立項、資金申請、土地審批等事項,簡化流程,在保證按照時間節點完成前期工作的前提下,借助“水利發展進入快車道”的政策機遇,對符合條件的提前完成前期工作。
咬定時間節點,加快建設進度。面對項目多、時間緊、戰線長的工作形勢,一方面繼續按照省水利廳要求,實行“雙周視頻會商調度和月通報”,咬定各項目建設時間節點;一方面要求每一個建設項目都做到“倒排工期、留足余量、掛圖作戰、壓茬推進、以月保季”,爭取一批項目超前完成建設進度。
狠抓建設管理,重點推進建設。用好告知、約談、掛牌等措施,加大工作推進力度,確保壓力能夠有效傳導到位。對臨沂雙堠水庫工程等投資額較大的項目,重點調度、重點推進,對進度滯后的項目逐一明確整改措施、責任主體、完成時限,精準調度、銷號管理。
兜緊質量安全,樹立底線思維。堅持工程進度、質量、安全同抓共管,牢固樹立“質量第一、安全至上”理念,落實參建各方主體責任,嚴格執行工程質量和安全終身責任制,努力做到全市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零事故”。
新起點、新開局、新作為。我市重點水利工程項目建設者們正鉚足干勁,爭分奪秒、多方發力,努力實現“開門紅”,奮戰“全年紅”。
臨報融媒記者 趙澤軍 通訊員 張曉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