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老齡化及現代工作方式的改變,頸椎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呈現出低齡化趨勢,給個人、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和精神負擔。頸椎病的后期可能會導致癱瘓甚至死亡,因此早期的診斷與治療尤為重要。目前頸椎病的治療主要是手術治療和中醫綜合治療,但是二者各有利弊,基于此,編寫組綜合了中西醫相關領域專家的意見,制定發布了《頸椎病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為臨床工作提供參考。
共識在頸椎病慢性緩解期中醫辨證論治屬肝腎不足型治法中,推薦中成藥:歸芪活血膠囊,口服,3粒/次,3次/d,4周為1個療程[1]。
從中醫角度,認為頸椎病多歸屬于“痹證”“項痹”“痙證”“痿證”等范疇。腎主骨藏精,肝主筋藏血,頸椎病的病因病機為肝腎虧虛,血行不暢,筋骨失于濡養,骨關節即發生退行性改變,產生各種臨床癥狀。
歸芪活血膠囊由黃芪、當歸、白芍、制何首烏、枸杞子、槲寄生、鹿茸、骨碎補、威靈仙、透骨草、人工麝香、葛根、川芎13味中藥材組成,具有益氣補腎、活血通絡的作用。從現代藥理學研究來看,歸芪活血膠囊具有抗炎、消腫、鎮痛的作用[2]。由于目前對于頸椎病的研究還不夠深入,許多臨床上的治療方法存在局限性,歸芪活血膠囊在臨床上用于治療頸椎。ㄉ窠浉鸵约吧窠浉蜑橹鞯幕旌闲停└文I不足,氣虛血瘀證,可作為頸椎病在臨床治療上新的用藥選擇。
參考文獻
[1]崔學軍,姚敏.頸椎病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J/OL].世界中醫藥:1-5[2023-0414].
[2]來源于歸芪活血膠囊產品說明書